首页

首页

打开开关 云南四名帕金森患者“重启”人生
发布时间:2019-06-18 浏览量:4741 次 来源:

云南网讯(记者 彭锡)当开关打开后,震颤的手臂马上回归平静,手指也如同重获自由,灵动了起来。5月22日,近几年一直饱受帕金森病之苦的66岁患者李生(化名)被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专家打开脑起搏器开关后,仿佛换了一个人。

  当天,省一院帕金森诊疗中心共为4位帕金森脑起搏器术后患者进行了开机。4名患者震颤的口角和肢体立即安静下来,手部精细动作也得到明显改善,整个身体有如释重担的感觉。这四名帕金森患者中,年级最大的有66岁,最小的为44岁。

  “仿佛人生都重启了一样。”来自丽江的李生表示,他是6年前被诊断为帕金森,之前都是靠服药控制,后来药物也不怎么管用了,连睡觉都困难,睡2个小时会被自己的手臂“震”醒。这次通过手术安上脑起搏器并打开开关后,感觉症状明显减轻,身体也轻松了很多。

  省一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洪孙权博士介绍,帕金森病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第三大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疾病,目前在我国有超过200万帕金森患者。帕金森患者长期深受疾病的折磨,随着病程进展,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越来越差。对于帕金森病目前最好的治疗策略就是:早诊断早治疗。早期的帕金森病通过药物治疗即可以有效地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但随着疗程的推进,药物的疗效也会打折扣,甚至出现副作用,此时,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俗称脑起搏器)便成为患者最后的希望。

  他表示,脑起搏器技术是通过在大脑特定区域植入电极,发放弱电脉冲,刺激脑内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抑制引起帕金森病症状的异常脑神经信号,从而使病人恢复活动能力。“一般建议患帕金森病后4-5年即进行手术。”

  洪孙权认为,帕金森病发病隐秘,早期症状不明显。例如有些患者早期出现腰腿痛、行走缓慢等现象,患者本人及家属往往误认为老人就是这样,而未予重视,其实这些现象可能就是帕金森症状,可能会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另外,脑起搏器已纳入我省医保范畴,为更多患者减轻了就医负担。”

QQ截图2019061809484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