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5·12护士节 你被云南这群白衣天使圈粉了吗?
发布时间:2019-06-18 浏览量:6261 次 来源:

5·12护士节 你被云南这群白衣天使圈粉了吗?

分享至:

   

  5·12护士节 你被云南这群白衣天使圈粉了吗?

  5月12日是第108个国际护士节。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护士的工作就是简单地打针、发药。其实,护士是一个技术含量特别高,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这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这群护士就因为专业的护理以及良好的态度被患者点赞了,有些人还成为了她们的粉丝。

  在该院护士节庆祝大会上,苏娅、邱莉梅两名护士获得年度“护理服务明星”称号,包括神经外科护理团队在内的多个科室成为了今年一季度的“护理服务明星团队”。


关键词:耐心



  对于很多学护理专业的人来说,儿科可能是最不愿意去的科室之一。因为现在的家庭最重视的就是孩子,本来孩子生了病家人就着急万分,护士的工作一旦有一点疏忽,孩子的家人一顿苛责是免不了的,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动手。这让儿科的护士操心劳累不说,还往往不落好。

  但是苏娅偏不信这个邪。

  到了省一院儿科之后,她凭借着过硬的护理专业知识与技术,以及练就的哄娃本领,用耐心获得了患儿以及家长的纷纷点赞。

  苏娅说她现在还记得,有一次一个患有肺炎需要输液的患儿住院。在给患儿进行静脉穿刺时,由于孩子哭闹得厉害,让带他来看病的爷爷很心疼,从而导致没有协助固定好孩子,第一针穿刺就失败了。

  结果孩子的爷爷情绪非常激动,破口大骂,让科室里的护士很是委屈,都不敢进行第二次穿刺。

  这时,苏娅走了过来,先平静了自己的心情,之后耐心地与家属解释,因患儿胖、血管细,穿刺确实有困难,但是她一定会尽力的。最终,凭借着扎实的穿刺技术,苏娅一针见血,让患儿顺利输上了液。

  这时,她又主动与家属进行沟通,并委婉地跟家属说:“在儿科打针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不然家属一骂,我们打针都打不进去了。”

  这让患儿的爷爷有些不好意思,也连连笑着跟苏娅道歉:“真的是对不起了。当时孩子哭,看着心疼,情绪有点激动,你们多见谅。以后不会了。”

  对于苏娅来说,在儿科经常遇到类似的事情。但她总是耐心细致地为患者着想,守护了更多的孩子的笑容。

  如同医院儿科护士长熊永英对苏娅的评价那样:“她做事既专业又敬业,对前来看病的孩子总是不厌其烦,获得了患者跟家属的认可。”

苏娅和她的“小粉丝” 彭锡 摄

  如今,苏娅已经成为了很多孩子眼里的“好朋友”、“知心阿姨”,拥有了众多的小“粉丝”,她也多次获得医院“先进工作者”称号,2016年被评为医院年度“银牌护理服务明星”,今年又被评为年度“铜牌护理服务明星”。

  对于这些,苏娅看的比较淡然,表示自己心中有一份善待病人的承诺,继续干实干好本职工作就行了。

  一转身,她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当中。

  

关键词:爱心


  43岁的邱莉梅是今年省一院另外一位获得“铜牌护理服务明星”的护士。

  在省一院工作了24年的邱莉梅,其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心血管内科。24年里,她最喜欢说的两个字是“感恩”。

邱莉梅为患者测量血压 彭锡 摄

  多年来与患者共处,邱莉梅说自己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年前,一个患有恶性心律失常的青少年在我面前突然倒地,然后当我用除颤仪将他抢救回来的时候,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生命是何等可贵。”

  在心血管内科,工作压力大、节奏紧张,还经常24小时待命,但邱莉梅的手机从来没有关过机,无论白天黑夜,遇到科室送来危重病人,她总是带头冲在抢救一线。

  几个月前,60多岁的李先生因胸痛入院。邱莉梅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脸色苍白,大汗淋漓。她立即判断出患者发生了病情变化,迅速为患者进行床旁监测,并让人赶紧去通知主管医生。

  待医生评估完患者病情后,决定马上为李先生采取急诊手术治疗,并通知家属尽快赶来。在做术前准备时,邱莉梅发现病人出现了大小便失禁的情况,衣服裤子全部都弄脏了,同一病室的病人和家属都捂着鼻子躲得远远的。

  邱莉梅没有半丝犹豫,一边安慰着患者,一边麻利地为患者更换了病号服,铺上干净的床单。一旁的家属看着她忙碌且有条不紊的身影,眼里充满感激的泪花。

  接下来的几天里,邱莉梅在老人住院期间,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总要到床头嘘寒问暖,并再三嘱咐家属关于疾病恢复的注意事项。

  数天后,护理部来进行满意度调查时,已经清醒过来的老人说:“我要感谢你们医院培养出了这么优秀的医生和护士,是她们挽救了我的生命,让我能继续幸福生活。特别是邱护士,业务能力强,认真细致,有爱心,她对病人的关心和照顾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让我们全家都非常感动。”说着,李先生为邱莉梅高高地竖起了大拇指。

  24年来,邱莉梅用爱心服务了一位又一位患者,获得了他们的高度认可。

关键词:诚心

  表彰大会上,该院神经外科护理团队获得了该院一季度的“护理明星团队”流动红旗。要知道,神经外科是个高风险的科室,患者病情重、病情变化快,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不足,使护理工作任务繁重,医患沟通困难,容易发生纠纷。她们究竟是凭借什么获得了这个荣誉?

  该护理团队的护士长李维佳揭开了谜底:有一颗充分为患者考虑的心。

  今年5月4日,省一院神经外科接诊到一名来自云南省昭通市偏远农村的51岁龙姓患者。她表示自己患有头痛并伴有视力下降、呕吐等症状,已持续近一年时间。

  医生们经多次分析和诊断,判断龙女士患有实性颅咽管瘤,保守治疗无效,必须为其实施开颅手术。在医学界,颅咽管瘤开颅手术的死亡率约为20%-30%左右,是摆在神经外科医生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手术难度极高、风险极大。


神经外科护理团队 省一院供图


  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病情、交换意见之后,省一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赵建华团队为患者进行了开颅肿瘤切除手术,完全切除了肿瘤。庆幸的是,手术结果比预期的要好。而护理体人员天对患者进行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包括输血、加强营养、抗感染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电解质的平衡等,让患者在几天的时间里从重症监护室转移至普通病房。

  由于这种病症治疗周期长,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较大的开支,医护人员发现该患者家庭经济条件差,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于是,省一院神经外科医护人员在科室内进行了捐款,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这个家庭增添一份生命的希望。短短一周时间,爱心捐款已近万元。

  这让龙女士及家属非常感动,对医护人员们表示了感谢,认为“你们治疗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更是救了一个家。”

  而这样的事情在神经外科常有发生。李维佳表示,该科室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护理工作难度大,要获得患者的满意确实很不容易,但是只要本着有一颗时时处处为患者着想的心,就能让患者和家属认可。

  云南网记者 彭锡

 


  在第108个国际护士节,省一院的白衣天使还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举办心理减压讲座,进行了征文演讲比赛,召开了表彰大会,还在社区开展义诊服务,并培训了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



关爱护士的心理健康

活动现场 省一院供图 

  很多人疑惑:护士也会出现心理问题?其实对于护士来说,她们承担了大量、具体的医疗事务,直接面对患者及其家属,很多人都存在焦虑情绪。为了关注护理人员身心健康,促进护理工作,4月25日,省一院护理部举办了护士心理解压专题讲座,邀请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叶旭春教授向大家传授正面处理压力、面对真实自我、完善自我成长,以及积极调解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举行“5.12”国际护士节庆祝大会


演讲比赛 省一院供图


  5月8日,省一院举行了以“昆华情·天使心·传递爱”为主题的护士节庆祝大会。院长蒋立虹勉励大家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树立良好职业形象、高尚情操和行业新风尚,把保障患者安全放在首位,提升专科护理能力,延伸护理服务领域。

  庆祝大会上,举行了护士节征文演讲比赛决赛,宣读了2018-2019年度“护理服务明星”表彰决定、2019年1季度“护理服务明星团队”、2018-2019年度国家级各类护理大赛、省级讲课比赛获奖科室及个人、2019年护理征文演讲比赛获奖选手以及全国护士微电影节推荐奖科室名单。


进社区开展义诊和急救培训


活动现场 彭锡 摄


  为践行“维护人民健康”的服务理念,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5月10日,省一院护理部联合西山区金碧办事处复兴社区开展了义诊活动和急救技能培训。

  当天上午,9个专业的护理门诊专科护士和医疗专家共30余人在东寺街西岳庙广场为市民进行义诊、健康咨询和自我护理技能传授,内容涵盖营养与健康,常见慢性病防治与管理,慢性疼痛治疗与护理,不孕不育咨询,孕期保健、产后康复及母乳喂养指导,中医特色护理等。活动进行了3个半小时共累计义诊1200余人次,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与高度好评。

  下午,护理部人员来到金碧安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医护人员进行海姆立克法等急救技能培训,将优质护理服务延伸至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以此提升社区医护人员的专业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云南网记者 彭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