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余热生晖的昆华人 | 罗惠民:从基本功开始 一辈子做脚踏实地的医者
发布时间:2023-04-13 浏览量:1604 次 来源:




1985年,刚毕业的罗惠民开始进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初入医院的年轻医生们都需要到各个科室进行轮转实习,正是从那时候起,他才开始意识到,一名好医生应该是什么样的。




那时,罗惠民正在呼吸科轮转,当时的科主任胡福定查房时,听管床医生汇报,一位发热的男性青年住院患者身上长了很多大小不一的脓肿,老主任细致地为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把患者身上数十个小脓肿全部标记出来,临床医师容易疏忽的部位一一检查了个遍。这样一个从未见过的病例,通过一个小脓肿的切开,获取脓液检查得以手术确诊病因,敏感的药物治疗让患者顺利痊愈出院。罗惠民记得,那时的胡福定主任反复和年轻医生强调过,不能完全依赖检查设备,临床医师的全面体格检查不仅能帮助医生诊断,还能促进与患者的交流,对患者也是一种关怀。

初入职场的罗惠民牢牢记住了这句话,并且对敬业精神开始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来,他轮转到消化科,看到当时的龙毓灵主任无论多么忙碌,每周都会到护士站,帮着护士一起查对医嘱。这个习惯不仅让医生对患者的治疗更加熟悉,同时也增进了医生和护士的交流,合作起来更加有默契。这位老主任注重精诚合作的模样,他到现在都记得。

开始在肾内科工作后,当时的科主任马宝栋对病历书写的高标准要求也对罗惠民产生了很大影响。老主任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规范书写病历是一项医生要非常重视的工作,这既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罗惠民深以为然。

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医护合作、关怀病人这些都是临床医生的基本功,和如今日新月异的医学技术比起来似乎很逊色,但在罗惠民看来,无论医院配备有多么先进的设备,学科技术发展得多么高精尖,最基本的技能永远不能丢。并且,就是这些不起眼的技术,反而能帮助到患者。

他曾经参加过一次会诊,一名肾衰竭的患者血尿酸明显增高,主管医生始终找不到原因。会诊时,除了查看检查结果,还为患者做了一个全身的体格检查,结果发现患者左侧乳腺有个质地较硬的包块,这连患者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经过病理检查,证实了包块是恶性淋巴瘤,患者肾衰竭、血尿酸居高不下的原因终于被找到,患者也得到了相应的治疗。

在他看来,注重基本,注重细节能让医生走得更稳。也正是秉承这样的理念,他自己的成长之路,以及担任肾内科主任后的学科建设,也都沿着这样的路径在一步步前进。进入肾内科后,他开始重点从肾脏病理方向发展,1993年就在省级医院率先独立开展了肾穿刺活检技术,现在,肾内科的经皮穿刺肾活检及肾脏病理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体系。腹膜透析治疗对终末期肾病患者是一项性价比较高的治疗技术,肾内科建立腹膜透析医护团队,为患者进行操作培训,有意识地培养依从性较好的患者,让他们自己在家就能完成腹膜透析,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22年,当副作用比传统腹透液更小,超滤效果更好的艾考糊精腹透液进入国内后,肾内科也成为在全省第一家开出艾考糊精腹透液院内取药电子处方的科室。还有,为延缓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发展进程,科室培养护理团队为慢性肾脏病患者开设护理专病门诊,给予患者一对一的健康教育,从饮食管理到生活方式的干预延缓慢性肾衰竭的病程。

接受返聘后,罗惠民在看诊之余,还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培养年轻医生上,帮助科室医生的病历书写更加规范。他希望今后,能把自己从前辈那儿学到的优良品质,通过“传帮带”的方式继续传承发扬下去。





专家名片


罗惠民
肾内科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原肾内科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病理学分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