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慢阻肺已成为引起国人死亡的第三大病因,仅次于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长时间以来,人们对这个疾病的的知晓率不高,重视程度不足,但是慢阻肺对人体的危害性极大,也被称为呼吸系统“沉默的杀手”。今天,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邓峥就来为大家揭开这个“杀手”的神秘面纱。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慢阻肺是除高血压、糖尿病以外最常见的慢性病。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慢阻肺患者人数接近一亿人。在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发病率更是高达13.7%。那么,慢阻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呢?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气道的炎症,它表现出来的是逐渐加重的不可逆阻塞性通气功能的受损。对于病人来说,就可能会有慢性咳嗽、咳痰症状,活动以后则会出现胸闷、气难喘,并且这种症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加重的趋势。慢阻肺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肺功能,还会合并其他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抑郁症、骨骼肌萎缩、代谢综合征、支气管扩张、肺癌等等。同时,致残率很高,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吸烟:对于慢阻肺而言,吸烟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吸烟会严重损害人体的肺功能,增加死亡风险。被动吸烟者也可能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并患上慢阻肺。·职业性粉尘:一些从事特定职业的人需要暴露在粉尘污染比较严重的环境里,工作当中要接触比较多的粉尘,加之暴露时间较长,就容易患上慢阻肺。·燃料:在中国的不发达地区,很大一部分致病原因是燃料。比如在农村,做饭的空间相对狭小又没有烟囱,用的是柴、煤以及生物燃料,这些也会对呼吸道造成慢性损害。·遗传因素:一些基因的易感性或遗传因素也是导致慢阻肺的原因之一,比如缺乏α1-抗胰蛋白酶。这部分缺乏α1-抗胰蛋白酶的人群会出现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或者早发。一般而言,慢阻肺是40岁以后才会发生的,缺乏α1-抗胰蛋白酶的人则会出现年轻化、家族化倾向。·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有的患者幼年时期,反反复复有慢性呼吸道感染或者支气管哮喘,随着年龄的增长,气道不可逆的受损,就可能会导致慢阻肺。·营养及肺发育:妊娠、低体重出生、青少年期直接、间接接触有害因素或者营养缺乏影响肺发育,也是慢阻肺易感因素。
·避免吸烟:控烟对于远离慢阻肺至关重要。尤其是云南作为烟草大省,云南人可能比其他省份的人更容易获得烟,途径更方便一些,因此更应该重视,控烟是人们最可改变的行为。
·注意职业防护:从事粉尘工作的人群则需要注意进行职业防护,配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防尘口罩,减少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重视未成年人呼吸道感染的防治工作:小孩的呼吸道比较脆弱,但是很多人都没有重视,出现呼吸道感染一拖再拖,没有及时得到治疗。未发育好的肺,很容易出现一些结构的改变,所以作为家长来说,要重视孩子呼吸道感染的防治工作,出现相应症状及时带孩子就医。吸烟或者有反复咳嗽、咳痰、喘息呼吸道症状者或有危险因素的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肺功能检查,早期筛查早期干预治疗,就能改善慢阻肺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