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进入雨季以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下称:省一院)急诊内科仅接诊过2例野生菌中毒的患者。省一院急诊内科主治医师韩斌分析,相比往年同期,今年野生菌中毒的就诊量明显下降,一方面是因为野生菌还未大规模上市,另外也说明了每年坚持进行的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逐渐深入人心。但是,现在还远远不是放松警惕的时候。
根据急诊内科菌中毒的接诊以及到各州市处理菌中毒应急卫生事件的经验,近几年云南人最容易“中招”的有毒野生菌有4种,下面,韩斌将从这4种有毒野生菌入手,为大家说说披着美味外衣的有毒野生菌该如何防范。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内科
主治医师
致命鹅膏(白罗伞)和灰花纹鹅膏(麻木鸡)因为外形很接近可食用菌,比较容易混淆,例如误认为是鸡枞菌,因此常常出现村民误采、误食。
外表长得很“朴素”的致命白罗伞毒性却很强,它所导致的中毒症状属于肝脏损害型。这是毒蘑菇中毒中引起死亡的主要类型,毒伞肽直接作用于肝脏细胞核,使细胞迅速坏死,出现肝脏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广泛性出血,肝昏迷,少尿、无尿,烦躁不安,甚至昏迷、抽风、休克等症状,病程长,病情复杂而凶险,治疗难度极大,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可高达60%-80%。